-
2023-09-04 17:19 - 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三農”工作,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精神,對于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讓億萬農民過上幸福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和水資源優化配置,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和光伏等產業園區,根據資源稟賦,培育發展新增長極。
——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 黨的二十大在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藍圖時,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概括地講:未來5年“三農”工作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這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們必須深刻領會黨中央這一戰略部署,把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擺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位置。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成果,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趕上來。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三農”工作的體現。我們要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 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把鄉村振興擺在治蜀興川的突出位置,更好扛起糧食、生豬、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責任。要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強良種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要在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聚焦群眾反映強烈、能抓得住、抓幾年就能見到成效的幾件事,集中資源,加快突破,形成標志性成果。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的講話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當前,受新冠疫情、國內國際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遇到一些新情況。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發揮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預警響應作用,把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的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實現平穩過渡,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農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緊,但不宜像脫貧攻堅那樣提出統一的量化指標。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易返貧致貧人口要加強監測、及早干預,對脫貧縣要扶上馬送一程,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新的致貧。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產業化,盤活農村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使更多農村居民勤勞致富。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2021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的講話
◆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023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
◆ 農業強,首要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必須強。這些年,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穩中國飯碗,14億多人吃飽吃好?,F在,糧食需求剛性增長,端牢飯碗的壓力大。必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既要抓物質基礎,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也要抓機制保障,做到產能提升、結構優化、韌性增強、收益保障、責任壓實。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民以食為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經過艱苦努力,我國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從當年四億人吃不飽到今天十四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這就是自力更生,我們自己養活自己。這一成績來之不易,要繼續鞏固拓展。
——2022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講話
◆ 要嚴格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繼續落實“菜籃子”“米袋子”責任制。要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壓實責任,出現問題要及時問責、終身問責,確保糧食安全茲事體大,是國之大者。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的講話
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
◆ 我國擁有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必須確保其根脈生生不息,做到鄉村社會形態完整有效,文化基因、美好品德傳承弘揚,農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輝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廣大農民自信自強、振奮昂揚,精神力量充盈。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綿綿用力,下足功夫。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把農民群眾精氣神提振起來。
——2020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 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從中國特色的農事節氣,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從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奪天工的農業景觀;從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從耕讀傳家、父慈子孝的祖傳家訓,到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等等,都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簽,都承載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 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2023年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
◆ 這些年,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好轉,農業綠色發展進展明顯。目前,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還處在治存量、遏增量的關口,正是吃勁的時候,松一篙,退千尋。
——2020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防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完善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網絡,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完善農產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2019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 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有效機制。市縣兩級更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頭戲,花大精力來抓,特別是縣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不重視“三農”的書記不是好書記,抓不好農村工作的書記不是稱職的書記。要完善考核督查機制,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政策落實。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級黨委和黨組織必須加強領導,匯聚起全黨上下、社會各方的強大力量。要把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弱的村要靠好的黨支部帶領打開局面,富的村要靠好的黨支部帶領再上一層樓。
——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 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 要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監督管理,嚴肅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給老百姓一個公道清明的鄉村。要把農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作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點,繼續緊盯惠農項目資金、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征收等領域的突出問題,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針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部署開展專項治理。嚴懲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的黑惡勢力及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干部,廓清農村基層政治生態。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農村黨支部在農村各項工作中居于領導核心地位。我們常講,“村看村、戶看戶、農民看支部”“給錢給物,還要建個好支部”。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把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要擴大農村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加大培養青年黨員力度,提高基層黨組織為群眾服務意識,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